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行业新闻
方案与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眼科医药修复的中国力量如何炼成
【信息时间: 2017-08-17 15:48:22   阅读次数: 】【字号

多年以后,方海洲依然不后悔当年作出的决定:走出实验室、离开教师的讲台,毅然投身到中国的生物医药科技事业中去。

如今,方海洲创立的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胜生物”)已成为国内眼科医药修复龙头企业。

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研究的企业,亿胜生物从实验室起步,历经十数年投入研发,最终成功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克服了生化提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这个全球科研难题,成为全球第一家将其实现产业化的生物科技企业。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不知名小企业成长为港股上市公司,亿胜生物的创业历程代表的正是研发型创业药企如何参与全球竞争的一种模式。

全球首个产业化成功案例

方海洲很早就立志于研究生物科技。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生物科技还是一个相当新的科技,细胞因子、基因工程对于多数人来说,仍是相当陌生的概念。

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方海洲尝试研究一种生化提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技术。

b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中存在的一种非常微量的活性蛋白,对来自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具有促进生长和调控的作用,参与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bFGF产品在眼睛损伤、皮肤损伤、糖尿病溃疡、骨折及神经损伤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产相关产品需要大量bFGF原液,而彼时每克原液成本高达2.6亿美元售价,全世界仍没有一种产业化的提取方法出现:提取bFGF极其困难,1万头牛大约可提取1克。

1992年,他放弃了学校安逸的教学生活,前往珠海创业,从事研发工作,后来担任亿胜生物董事总经理。

作为国内较早介入生物科技领域的一批研究人员,他们的路着实艰难:以方海洲为核心的技术团队由50平米的实验室开始起步,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中渡过,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来研究基因工程。

技术团队发现,将bFGF基因连接细菌,克隆出bFGF工程菌,再经过培养bFGF工程菌,利用200升容量的发酵罐,一批可生产10克bFGF纯品。

“通过此项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bFGF原液提取效率,一年可生产约1000克的bFGF原液,还将其获得成本缩减为每克26万美元,是全球首个生长因子bFGF产业化成功案例。”方海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十年“冷板凳”

亿胜生物虽然实现了bFGF生物提取技术的突破,解决了原料产业化问题,但新药研发仍是一个难题。

新药研发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科学探索,耗时长、费用高,且成功路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成功率往往连5%都不到,耗费十几亿元进入临床却打水漂的案例比比皆是。”方海洲说。

一位投资人对《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制药行业实际是一个高风险事业,“从投资产出比来看,大概1万个在研新药,最终能成功进入临床的仅有10个左右,而真正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大概只有1个。这概率甚至比赌博还可怕!”

对于bFGF原液而言,制作成可以上市的药品存在两大技术难点。

“首先,保持bFGF产品的活性非常困难。如果不解决这个难题,即便制作成产品,生长因子在3天内就会死亡。”方海洲说,“另外,靶向到达病灶的量非常难控制,量太小达不到效果,量太大容易产生副作用。”

创业初期,一方面随时面临投资人撤资的压力,一方面继续在实验室艰难攻关,团队当时从十几人锐减到个位数,一度面临解散。

从1990年接触bFGF生物提取技术,到1999年第一款bFGF产品“贝复舒滴眼液”上市,方海洲坐了整整十年的“冷板凳”。

之后,亿胜生物开始组织销售网络,开始从研发型药企转型成为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边开拓市场边研发新药,相继推出一系列针对治疗角膜擦伤、角膜手术等眼表创伤修复疾病的贝复舒滴眼液和贝复舒眼用凝胶,以及用于外科创伤修复的主打产品贝复新凝胶。

亿胜生物的眼科修复产品正逢其时。

随着人口老龄化、用眼强度提高,眼科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无论是老年人的白内障和儿童的近视,广泛分布在各个年龄层。

有研究表明,我国人群眼科疾病发病率主要集中在近视、沙眼、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药物使用率已高达28%。其中,我国白内障患者约1100万人,每年开展白内障手术约60万台;每年约进行150万例治疗近视眼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方海洲告诉本刊记者,“角膜是眼睛表面最重要的组织,与角膜有关的眼科疾病占医院眼病患者的50%(包括白内障手术和近视眼激光手术等),仅此两项每年就需要角膜创伤愈合药物900万支以上。”

但从眼科用药市场而言,大部分以抗感染、抗青光眼、抗炎抗过敏、视疲劳干眼症和眼底病变等药类为主,而治疗角膜创伤的临床药物相对缺乏,以安慰剂为主。

实际上,早在1992年就有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的使用与安慰剂相比,可使角膜愈合时间由61.5h缩短至44.17h,治愈率也大幅提高。但苦于没有攻克生长因子产业化技术难关,眼科修复医药产品一直以来未有突破性增长。

1999年,方海洲带领亿胜生物,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生产出了第一款bFGF产品“贝复舒滴眼液”,其主要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组织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它可与损伤部位的靶细胞(包括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结合,激发细胞主动修复功能,促进角膜细胞的分裂增殖、移行和分化,加速角膜损伤愈合及改善角膜愈合质量。”方海洲说。

在一组120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研究结果均提示贝复舒滴眼液的使用可以使角膜缺损的临床痊愈率较其他药物的痊愈率提高15%~30%,治疗用药能够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而且尚未见不良反应的报道。

2012年,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被列入医保目录。而因首创眼科创伤修复的概念,亿胜生物打开了国内眼科修复这个之前鲜有被发掘的市场,销售额也一路攀升,眼科系列产品的销售额占全国眼科处方药销售额的前5名,市场占有率接近70%,迅速成为国内眼科医药修复龙头企业。

借力“扩张”

新药研发需要漫长周期和巨额投入,国内鲜有药企能够成功。而亿胜生物选择了一条捷径:借力“扩张”——通过代理诸如辉瑞等在内的进口优质的医药产品,以及并购参股前景向好的朝阳医药企业,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增长。

2015年8月,亿胜投资100万美元参股致力于创新人造仿生血管开发的美国公司Humacyte;2016年1月公司投资350万美元参股肿瘤治疗最前沿的双靶向抗体研究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的美国公司Abpro;2016年4月,出资500万美元参股专注研究认知障碍、神经退化的瑞士公司AC Immune,这家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方海洲告诉本刊记者:“一方面,代理产品可为公司较快地实现收益,产生现金流从而支持后台研发工作;另一方面,战略投资一些海外的优秀医药企业,能够获得先进的研发理念之余,更重要是两者之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完善亿胜自有研发平台的搭建,持续提升公司作为一个研发型药企应当具备的实力。”

通过近年战略投资海外企业,亿胜生物目前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海外投资模式:即先以投资股权获取对方产品技术权益,然后在国内及国外同时开展多中心临床观察,争取产品在国内外同步上市。

“我们希望这条外延之路与公司原有凭借内生研发实力驱动增长的思路可以相辅相成。”方海洲说。

 


珠海市汇通达医药有限公司不符合GSP规定 被勒令限期整改 医药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龙头股、成长股两手抓
最新平台出租http://www.sdtle.cn/ 电话:400-850-6666 许可证:鲁B2-20060666 备案号:鲁ICP备10206666号